2021.12.02
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(COP 26)於2021年11月1日至同年11月12日於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,甫落幕之COP 26乃是2015年《巴黎氣候協定》以來的首次重要評量,大會以守住升溫臨界值1.5攝氏度為目標,要求各國政府提出合理可行之減碳期程與改善路徑。
雖然會議原「逐步淘汰」(phase out)煤炭及化石燃料之目標,調整為「逐步減少」(phase down),讓外界有為德不卒、功虧一簣之感,然此次COP 26中,世界各國仍不乏做出值得關注之重點承諾事項。
l 《全球甲烷承諾》(Global Methane Pledge):105個國家於此次COP 26簽署承諾,表示於未來十年要減少30%之甲烷排放量,以減緩氣候危機,惟中國、俄羅斯、印度、伊朗、澳洲未加入此承諾之簽署國。
l 「格拉斯哥淨零金融聯盟」(Glasgow Financial Alliance for Net Zero,GFANZ)代表總資產規模逾130兆美元資產的450家金融機構簽署永續金融原則,象徵金融機構在淨零碳排上再度向前邁進。
l 《格拉斯哥領袖森林與土地利用宣言》(Glasgow Leaders’ Declaration on Forest and Land Use):逾百位世界各國領導人共同承諾於2030年以前終止森林濫伐並改善土地流失,亦承諾籌資140億英鎊(公/私)資金處理相關工作。
l 《格拉斯哥突破倡議》(Glasgow Breakthroughs):針對鋼鐵、道路運輸、農業、氫能和電力等五大行業,逾40位各國領導人於COP 26簽署同意協調和制定全球標準及政策,促使產能上升、價格下降,戮力於2030年讓綠能成為可負擔、易取得、具吸引力之能源選擇。
此次COP 26留給外界過於溫和而疲軟之印象,然依稀已見石化燃料及煤炭時代終結到來,企業面對氣候調適、能源之轉型,亦應及早於製程及供應鏈管理等面向布局,以控制實體風險並降低轉型風險,在低碳、零碳時代找到新的經營定位。